#小众
#自然奇观
#人文游
#摄影
#古镇

前言

这是一次期待的旅程,整个行程腾冲5天,瑞丽2天,诺邓2天,共9天。期间,有故事小镇(和顺)、自然奇景(腾冲火山)、偶得佳作(高黎贡山)、边境风貌(瑞丽)、岁月痕迹(诺邓),跨度还是蛮大的,一次旅行融合了多种体验。
游记从采采卷耳主观体验出发,结合自然、风景、人文、个人感受、旅行攻略、各地美食、当地住宿等多个维度,采用诗歌、散文、故事等形式描绘出整个行程,颇为详尽。因此篇幅长、图片多(近300),读者诸君可点击目录直达某一章节浏览。可欣赏图文,可查阅攻略,各取所需。

和顺古镇 - 女子浣衣 望穿秋水

题记
和风顺意抚人心,宾至如归暖人意。
随心信步拾阳光,忆古观今牵思绪。

和顺古镇 之行是 腾冲 旅程的重要部分。又是一个夜晚,灿然的灯火打在镇上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夜晚模糊了古镇的面容,而栉风沐雨的我们又收获了他乡人的热忱与贴心。
民宿老板和老板娘亲自帮我们提行李,连4、5岁大的小女儿也过来主动帮忙;他们的小院子干净雅致,观景房视野开阔,在阳台上即可仰望星空;而房间也崭新整洁,宽敞明亮。真心因为他们的热情服务和他们的小院子,让我为 和顺古镇 的第一印象打了满分。
拾掇好以后,老板娘又给我们介绍了一家深夜还在营业的餐馆。这顿晚餐自然也是吃得有滋有味。餐馆老板是本地人,谈笑风生。就这道色香味俱全的茄子,他告诉了我们如下“秘诀”:做这道菜时,会根据天 南海 北游客的不同口味“临时发挥”,即兴炒出当地人爱吃的风味。怎么样,厉不厉害,佩不佩服。
我们是 重庆 人,他自然炒的是“川味”。但这个“川味”还加上了异国他乡的独特风味,老板说是因为放入了他妻子家乡的秘制酱料,而他妻子是 缅甸 人。虽然他给这道菜冠名为“鱼香茄子”,但此“鱼香”非彼“鱼香”,私以为作招牌菜还是更名为“婆媳茄子”的好(因餐馆名为“婆媳饭店”) 。这道菜当真回味无穷,个中滋味只有亲自尝过才能体验,总之我们一家子连续两天都点它。
初来乍到,侨乡特质就开始展现。
来到 和顺 ,一定要吃 腾冲 土锅子。
“土锅子”,是本地一种特色火锅。据说燃烧的炭火代表火山,而沸腾的汤汁则代表热海,确实十分贴切。眼前这位老板的土锅子,则添加了清香的豌豆作为润色和提味。当真是红香绿玉,鲜美可口且丝毫不腻味。
还有一道必点菜,也是我推荐的“压轴”菜——大救驾。
大救驾其实就是炒饵块,虽然配了个颇有典故的名字,但这实实在在就是一道家常菜。也无非就是韭菜、鸡蛋、火腿及胡萝卜这些简单常见的菜肴配上香糯饵块炝炒,却带给了我们美妙的味觉体验,同时感受到了家乡般的亲切。
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最喜欢的菜通常都是那些简简单单的口味,不华丽却实在,寻常人家的滋味总能丰 富平 淡生活,也时刻慰藉着我的味蕾。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后,踏出房门一看,果然又是个好天气。老板娘为我们拿来古镇的地图,耐心地为我们讲解 和顺 的前世今生,末了还说,可以让老板做我们的免费导游陪我们一起逛古镇。虽然婉拒,但一番情意已是铭记在心。
天晴如洗,心情轻松,这时先不急着到古镇上去,而是现在民宿小院子里踱踱步,再回到房间前的阳台上坐坐,喝杯早茶,看看远处的风景,打开地图听老板娘讲故事。
于是乎,
“上七丘,下七丘,
金银藏在七七丘,
谁能盤得着,買个腾越州。”
怀着对那些探寻古老宝藏的勇敢者们的崇敬;

“有女莫嫁 和顺 郎,
才当新娘便成孀,
异国黄土埋骨肉,
门口巷子立牌坊。”
感念着那些年复一年在洗衣亭盼望归乡丈夫身影出现在大路上的古代女子……虽然身在蓬玉小院观景阳 台中 ,古镇却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在我的脑海间逐渐鲜活起来了。
街头巷尾,开始出现异国元素。
踏出房门,踩着厚重的火山石路面,随着思绪来到一座洗衣亭前。
在不知道它背后的故事时,这里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处场所;
但当你知道,这竟是在异国他乡做生意的丈夫感念妻子任凭风吹日晒却还是每天都会在村口小河旁一边洗衣,一边翘首以盼自己的丈夫归来,而为她搭建的一处遮风避雨的场所时,眼前的每一方每一寸,就不光是没有生命的石材,而是用妻子的一丝丝一缕缕愁绪,和丈夫的一点点一滴滴挂念而搭建起来的一座桥梁,一座承载着深重感情的桥梁。
在这座洗衣亭的一隅,也许曾经有一位女子,望穿秋水,望断天涯。
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在骄阳似火的季节里,在天高云淡的季节里,在岁暮天寒的季节里,她等候着、她盼望着;这里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或许都还记得她的一颦一笑、一嗟一叹。
有时候她的思绪会跟随亭畔树上的柳絮一起,飘扬到远方,越过高山、穿过沟壑,去到异国他乡,去到自己丈夫身旁。
但回过神来,身边只有一亭、一树,和一弯奔流而逝的秋水。
岁月的车轮不断前行。如今的 和顺 日新月异, 新兴 的旅游文化如火如荼的发展着。
今后镇上的生活也会更加多元化,如纷繁的指示牌那般丰富多样;
无疑未来的 和顺 将会更具包容性,如朝向各异的箭头那般四通八达,去汇聚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并使之交融。
蓝天下不时有飞鸟掠过。
最难能可贵的是, 和顺古镇 在浪潮般的商业化进程之外,处处都还存有原始的雅致之美,坡上坎下,虽巷道辽远,但不少地方还藏着清静脱俗,还能觅得一份安宁隐逸。
让我们回过头来重新看看历史,在丈夫们各方奔走之际,很多生意也应运而生,开始在 和顺 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展。茶叶就是其中一项产业。
这种堆砌起来的茶叶称为“金瓜贡茶”。这种茶是 普洱 茶独有的一种特殊紧压茶形式,因其形似南瓜,茶芽长年陈放后色泽金黄,得名金瓜,早年的金瓜茶是专为上贡朝廷而制,故名。
金瓜贡茶,是现存陈年 普洱 茶中的绝品。不过真品也仅存两沱。
虽说现在的“金瓜贡茶”,已没有早年的成色那样可贵,但其堆砌形式独特,寓意吉祥,依然体现了 云南 普洱 茶地区的独特文化风韵。
茶叶以外,在异国他乡谋生的丈夫们,发现了 缅甸 翡翠的价值,于是一块块沉甸甸的原石被送至家乡 和顺 ,经过加工,打磨,修饰等一系列繁复的工序,这些看上去毫不起眼且形状各异的石头,就蜕变成了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寓意非凡的饰品、器皿、摆件。一项崭新的事业就此开启了。
一件件、一盏盏、一尊尊翡翠物件,遍布 和顺 的每条街道。琳琅满目、引人入胜。
一块块晶莹闪亮的翡翠,将 腾冲 、 和顺 的历史谱写得熠熠生辉。几百年来,以寸家为代表的 和顺 翡翠商人,依靠蒸蒸日上、风生水起的事业,广办学堂,开设图书馆,建立祠堂,至今仍为当地人所称道。
“南劉北鄧福盛隆”
寸家的福盛隆翡翠行,至今仍门庭若市。
入得商号内,只见小小的四合院满目苍翠,中央一缸红色金鱼跃动在袅袅仙气之下——象征着金玉满堂。
再加上四周灯笼垂挂,红绿相映成趣,充满生气与活力。
楼上楼下的房间,都是铺子。入门级、初学级、进阶级商铺分门别类,标识清晰,根据自己对翡翠的了解情况,各进各门。
每扇门后都有一个训练有素、笑容亲切的服务员耐心为你讲解翡翠知识,但并不会流露出想让顾客购买店里翡翠的目光和情绪。
福盛隆大院内,还有商号讲解员,他们同样对踏进院子的游客十分热忱、笑容可掬地为大家讲解商号的百年历史以及各种翡翠知识,但同样不会提及任何关于购买翡翠的言语。
参观下来,确实会使游客对这里产生好感,以此促成生意的不在话下。
由此可见,寸家确实名不虚传。
除了翡翠,和顺古镇的另一大特色就在于它的宗祠了,以前镇子上有8大家族,所以现在就有了8座宗祠,
后姓子孙们也都还争气,宗祠都保存养护得相当好,其中生意做得最大的寸家思维也是最open的,寸氏宗祠免费向游客开放。
“谦和” “禮義”四字,寸氏一族至今牢记着,在福盛隆的短短几十分钟,我们就感受到这四个字所代表精神的完美传达。
三扇 罗马 式拱门,在冬阳下巍然矗立,肃穆庄重,体现了 和顺古镇 作为侨乡的包容心态。
西式大门外,威严的雄狮正在蓝天下发出声声怒吼。
正是:豪门屹坤舆,狮吼贯苍旻。
纵观 寸氏宗祠 ,建筑样式中西合璧、包容博大中蕴藏着繁复细致,处处彰显侨乡气质,实乃文化瑰宝。
和顺 一共有八大家族,寸、刘、 李、 尹、 贾、 张 、杨、 钏。因此也就有八大宗祠。
每一个宗祠都各具特点却又同样肃静稳重。或依山而建,山林环绕则显钟灵;或拾级而升,居高临下则示庄严。
古 樟树 那枝繁叶茂的树冠遮天蔽日,使其下的张氏宗祠更显幽静肃穆。
有人在转角墙根下弄箫,声音低沉绵长。
悠扬入清风,婉转绕房梁。
清幽之地似泛起一阵淡淡的暗香,把思绪随风化云散到远方。
在时间长河的某一个节点, 和顺 那个等待自己丈夫归来的女子,也曾在火山石铺砌的巷道上流连;
也曾在郁郁 樟树 下久久徘徊吧。
黛瓦青石寻常人家,愁情欲寄古 樟树 下。
古 樟树 确如千手观音一般,用她多姿的手掌托起一片片绿荫,伸向苍穹,展向虚空。
那位女子曾在树下辗转、彷徨;
也曾在树下凝眉、沉思;
繁茂的枝叶寄托过她的情思;
斑驳的树干铭刻着她的忧愁;
偶尔,她也能定下心神,欣赏眼前的洞天,并把此情此景印记到心中。
如今,斯人远去,只留下斑驳的树影,隽永了时间。
和顺 数不清的房舍里,和那位女子一样的人儿不知道有几何。繁华喧嚣背后往往是无限落寞。
天地依然悠远辽阔,但愿那样的故事不会再上演。
寺庙的钟声敲响,带走往昔。其声响回荡于耳边,洪亮浑厚,直指人心。
那个女子终其一生,恪守教义,悟得六度。当那天渡船来临之时,会有灿若艳霞姿若流云的彼岸花在等候她吗?
佛曰:不可说。
回过头来,一品红正在冬阳下傲然盛开。
那热情奔放的红肆意蔓延着,流淌着,仿佛在歌颂生命的坚韧与热情。
“百花过后傲西风” ,描述得很是贴切。
她曾经也在这颗树下赞叹过生命之美吧;
她也向往着热情洋溢、自由洒脱的生活吧;
她也殷切地期盼着每个崭新的一天赋予生命新的意义吧。
只是在那以后,她也希望能有这样一天,可以挽着丈夫的手,在镇上走走,真的只是随心地走走,什么都不用想,或者,只想着墙后那树盛开的三角梅;
纵然生活充满荆棘和坎坷,却也要敢于直面,勇于前行;
一如仙人掌,总是在贫瘠的土地中求得一方土地生存,但是总能朝着蓝天努力向上。
抑或那些吐露芬芳的群花;
因为自己也像花朵一样,顽强地在逆境中扎根,坚韧地在寒风中生存,然后骄傲地向着蓝天、向着清风盛开。
怀着那个小小的却又不凡的盼望与梦想,她认真地裹着每个寻常重复的日子。始终为家人忙碌着;
她总是在过年时给孩子做一碗“头脑”,希望他聪明健康,期待他将来大展宏图。
可是孩子总是挑食,他只爱吃里面的虾片与煎蛋;
然而她总是不说话,只是看着孩子,露出慈爱的笑容。
她在某个时刻,也会给自己做一碗豌豆粉,再撒上自己秘制的炸菜,给自己一个小小的犒劳,给自己一个暗暗的鼓励。
她时常与家人一起,到土地庙祈福,祈祷丈夫在外平安无事,早日归来;祈祷长辈福寿 安康 ,孩子学业有成。
就这样,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过去了;
她穿梭在 和顺 的大街小巷,忙碌在家里的后院厅堂。
她不断思索着、回忆着、失落着、却又期望着。

有一天,她抬头望见镇上的牌坊,一座、两座、三座......
她忽然觉得呼吸开始沉重,感觉头顶的这些砖瓦、文字将要向她扎下来,并会扎得很深,扎进心中!
她从未觉得一座建筑会如此冰冷。没有任何希望,找不到一丝生命力。
这险些让她喘不过气来。
少顷,当绕过另一个街角,侧身一看——
只见:清风徐徐来,明媚处处生。
她又释然了,因为她永远相信:转角就会遇见阳光。
我走在 和顺古镇 的大街小巷,却想象着多年前那个女子的种种。
在某一瞬间,她的神思也许与我交会过;
在某一刹那,她的故事黯然或点亮了我的情绪。
回过神来,阳光的触感清晰而强烈,我走在午寂静的坡道上,感受着她的感受,品味着 和顺 的前世故事。
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此刻无比真实。
在这样那样的历史中,我虽确实很擅长设身处地去想象他人的生活,体验他人的感受,但也正因为这些感触,才让当下的小小幸福变得如此现实,才让我更懂得珍惜那些琐碎的平淡。
所以站在那些厚重的历史面前,我也能展露笑颜。

时代变迁,转眼沧海桑田。今日的人们,早已脱离过去那种生活。
游人们带着旁观者的心情,用审慎或玩味的目光走过每条街道,踏遍每个庭院。
历史与被岁月埋葬的故事,沉睡在每盏明灯里;
栖息在每个亭台楼阁的雕栏里,横梁上;
或已化作一个个文字。悄无声息,不带任何感情。
渐渐地也不再有人去注意那些背后的故事。
走街巷,博览古今。
感受古典之神韵和现代的快乐;
品文化,开怀一笑。
体验当地生活,融入周遭氛围;
望斜阳,时光短暂。
置身于古镇的日常里,等待时间静静流逝;
叹沧桑,天色已晚。
古老的尹家巷华灯初上。
感初遇,念念不忘。
这样的黑夜,于古镇小巷的坡道上,灯光柔和,夜风微凉。
留身影,难分难舍。
我与古镇的夜晚结下了难解之缘;如藤蔓般,绸缪绵长;
敬文明,珠联璧合。
仰慕苍穹之精深,敬重坤舆之博大。
倚重楼,文澜壮阔。
我们用浩瀚的文字书写了时间长河;即使投入宏大的宇宙中,人类的文明也会闪闪发光。
观星辰,闪烁神秘。
似乎揭示了:这一刻便是永恒。
看树梢,披星戴月。
月华繁星点亮了古树,古树亦升华了夜色。
登楼台,欲摘星辰。
在 和顺 的这个夜晚,登高望远,试与天公对话。
不再重来的感受,永铭于心。
悼枯木,咏叹伤逝。
月光照亮了冰清玉洁,湛蓝冷清、神圣纯洁。
那个纤尘不染的女子,早已和天地融为一体。
此刻迎着月光起舞的树枝是她,借着晚风轻唱的也是她。
忆历史,方知今朝。
冷色玉宇高深,暖调琼楼真切。
视自身,重新认识。
我伫于深奥的天宇之下,头顶高洁之月光;
我站在 和顺 文化的中央,脚压沉重的砖石;
我感到孤独渺小;
我觉得真切实在。
知时间,白驹过隙。
在时空长河里,过去、现在、未来皆是瞬间。
惟有握住每个当下,对自己而言,才是永恒。
离开 和顺 的那个清晨,远远回眸,只见烟云中的古镇,亦幻亦真,美得让人瞬间就忘记了呼吸。
最后是大家期盼的干货:
1 和顺古镇 门票80元人,网上预订75元/人;
2 自驾车夜景进入古镇住宿则不需要购买门票。 和顺 一些景点,如 和顺 图书馆、 和顺 小巷、艾思奇故居等,需要进入参观则需打孔验票,否则不予同行。所以门票购买与否,诸君自行定夺。
3 推荐几个冷门景点,都不需要门票。
① 耀庭博览馆。私人展馆,参观体验不错。
② 中天寺,佛门清净地。
4 和顺古镇 住宿很多,不需要提前预订;可以找客栈老板要 和顺古镇 地图,冷门景点和网红打卡地一网打尽。话说找个靠谱的客栈很重要老板,老板也很重要,兴许还能住到性价比观景房,以及获得免费讲解导游呢。
5 !!! 和顺古镇 为无人机管制区域(航道),请遵守相应法规,自觉收好航拍器!!!
6 推荐拍摄人像地点:从张氏宗祠到千手观音中间的地段,人少、古代民宅多,一路都有古 樟树 助阵,实为拍人像绝佳地段。
7 推荐拍摄夜景地点:两处, 和顺 图书馆前与 和顺 小巷(夜晚不需要门票)

每一张照片,每一个文字,采采卷耳都坚持走心原创!
尊重知识产权,谢绝任何形式搬运!转载请联系采采卷耳授权!
喜欢的亲们请订阅关注分享哦,和采采卷耳一起踏遍繁花似锦!

火山热海 - 空山太极 热海幻梦

第二天,十六的月亮十七依然很圆,鹅黄鹅黄的,再配上粉粉的天空,好Q。
可爱的玉兔,快从月亮里下来和我们一起玩啊

告别了 和顺古镇 ,下一站又会有什么样的风景在等着我们呢?
你猜这种形态各异,表面上还附有冷冷冰霜的石头是什么?
答对了,这就是火山石。看着挺重,但想要举起实际并不太费力。
有锈红色的,也有黑色的,每一块石头都经过一段燃烧般岁月的雕刻,使人一靠近,就察觉到独属这里的特异气质。

今天,采采就带大家共同领略 腾冲 火山的魅力吧:)
走在 腾冲 市的大街小巷中,你是否觉察到这里的道路 和平 常看到的不一样呢?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原来路面都是由火山石铺就的,这也是 腾冲 的独特标志之一。
踏足这片土地,脚底传来一阵阵非同寻常的触感,会时刻提示你这里就是 腾冲 。
攀登大空山的途中,回眸凝望远山,但觉层峦叠嶂,迷雾渺渺,一时间难以看清其全貌。
不知如今这满目苍翠,群山环抱的清秀之地,在多年前火山爆发之际,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作为当天第一班人马到达大空山山顶,我们正巧看到了热气球的第一轮升空,只见一抹彩虹般的色彩缓缓越过茂密的丛林,在清晨浅蓝的天空下悠然升腾。
定睛一看,咦,原来 腾冲 著名的火山热气球不止一只,而是两只呢:)

两只热气球不紧不慢,越过大空山火山口,最后肩并肩悬停在火山口上方,当然,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随即先升空的那只会慢慢下降,想必这是为了给热气球上的乘客提供更好的视角观察火山吧。
在热气球上观察火山群究竟是怎样的呢?此时处于大空山顶的我们并不知情。这是因为如果想要乘坐,需在大空山脚下的专用场地单独购票并排队等候。所以,让我们暂且把目光收回,现在就让采采用另一种独特视角为你讲述我们看到的大 小空山 与 腾冲 火山群。

那就是无人机视角。
我们无法逾越的丛丛迷雾与崇山峻岭,无人机轻而易举就办到了。随着飞机的不断攀升,一派派辽阔无边的山川景象又一次呈现在我们眼前。

远处的农事烟雾偶尔会被游客误认为是活跃的火山 ,细想来如果方圆百里内还有将要喷发或可能喷发的火山,我们断然不可能出现在这附近呀。

其实不难看出这一带地貌有一些独特之处,我认为其间树木之所以呈现出一丛丛一片片“抱团”现象,应该与火山喷发后多股岩浆的流向有关。
转动摄像头,看到右下角圆盘状的火山口了吗?那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之一 —— 小空山 。
科普一下, 小空山 是属于平顶园锥状火山。相信每个人都能看出来,其火山口保存十分完好。
我国的火山并不多,火山锥保存完好的就更少。而 小空山 的火山锥,我认为不仅完好,而且完美。其顶部截面圆盘接近正圆形,形态规整。即使在 腾冲 整个火山群中,看上去也是独一无二,这使我惊叹不已。
再把视角转回我们所在之处——大空山的正上方。一个奇观正在诞生!
此时,奇妙的阳光正不偏不倚地把大空山圆锥形的火山口分为阴阳两极,而更绝的是,“阳”面的一颗树木与“阴”面暗影中的植物,共同组成了一副浑然天成且颇具立体感的太极图案。
自然为主,光影以辅,人力促成。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当是如斯。
空山环葱郁,日影幻太极。
大路逶迤往何方?云深雾漫火山旁。
目光转向远方,看到了 腾冲 颇为壮观的奇幻火山群。天际的无边湛蓝与眼前的繁茂葱郁时刻冲击着我们的眼球。
在前方更远的地方, 腾冲 还有无尽的奥妙等着我们去探索,无穷的美景等着我们去发掘。

接下来是科普时间 通过照片我们可以看出, 腾冲 的火山大都是锥状火山口,并且山体保存都很完好。
说到这里,大家认为 腾冲 火山群是活火山还是死火山呢?可能有的亲对这两种火山的定义有所误解,认为只要没有再喷发的就是死火山。这里采采要“卖弄”一下学识 ,其实学术界对死火山的定义是:史前曾经喷发过,在人类历史时期再未活动过的火山。那么显然反之,就是活火山。以大 小空山 为代表的 腾冲 火山群究竟什么时候活动且喷发过呢?根据科学家近些年的不断研究, 腾冲 火山群最近活跃且(可能)喷发的年代被界定在距今3800多年前,于是答案已清晰可见, 腾冲 火山群应是活火山群!只是现在暂且处于休眠期而已。也就是说,未来的某一天,这些沉默已久的火山有可能再次活跃并伴随激烈壮阔的喷发。
让我们再把视线和思绪从天空转到地底。想知道火山底部的植被是怎样的吗?采采再带大家深入一观。
宏观视觉里的火山固然奇幻玄妙,但要说微观下的世界,那也是毫不逊色。此刻,寒气未褪,白霜犹沾,更显地底世界的神秘。在这里采采的学识也是“弄无可弄” ,这些个植物竟全都叫不出名字来。恳求各路大师解惑。
下图上方的火山底,即使是在冬天里各种植物都极为繁茂,没有丁点儿空地,那当中的色彩也是变幻莫测,犹如身处海底世界
这组地底照片是爸爸通过蜿蜒难行的小路下到火山底部拍摄的,他形容当自己伫立在坑底中心之时,那种感觉真是无法言说。此时此刻,某狗先生正好在上方火山口处寻得“一方宝地”,遂航拍器升空定格了“太极”画面。也就是说,与此同时,爸爸就正处于“太极”图案的中心点处。宏观与微观带给人类的玄妙体验,匮于词穷,无从言说。
待从宏大与微小世界带来的冲击中缓过神来,我们便开始下山。这时候热气球的身影又开始充斥我的视线与脑海。
不信你看,它一会儿挂在松枝上;
一会儿又悬在三角梅上;
甚至还欲与飞机一决高下 ;不行不行,实在太炫酷了,太迷人了,我一定要上去见识一番方显女侠本色。
于是乎,你们就看到采采出现在热气球内。对,没错,那个人影就是女侠我本人啦!(自鸣得意中)
神马?看不清楚就不代表一定是你?
好吧,我还有大图,让你们看得服气
这次看清楚了吧,如假包换的本人,很拉轰有木有?可把我嘚瑟坏了有木有?
但事实是,我带错镜头了 。在此提醒各位准备乘坐热气球一观大 小空山 的亲,一定得带个广角镜头,实在不行常规焦段的镜头也可以,千万别学我带个长焦,看上去是挺拉轰,实际上却拍不到大 小空山 在同一个画面的镜头,可想而知大空山离热气球距离多近——就在边儿上。
好了,吐槽完毕。其实单就这张照片来说,我还是灰常满意滴。
总之,第一次乘坐热气球的感受如下:
脚下瑟瑟发抖,头顶热气腾腾 ;眼前美景一片,胸中热血沸腾 。
既然记录不了眼前的美景,那就转战脚下的风光吧。
只见青翠挺拔的树木不断自脚边铺展,一个小小的可爱身影点缀其中,单单就是这番景象,也让我过目难忘。
乘坐热气球的体验可谓酸甜苦辣应有尽有,可这带给我们七彩梦境的庞然大物究竟是怎样运作的呢?
原来 腾冲 的热气球并不是自由飞翔的,它是由数个工作人员用绳子拉着悬停在空中的。这样虽然视野相对狭窄(热气球在空中还是会旋转一圈,360度景观有保证),但安全系数却提升了不少。
乘坐热气球的体验可谓酸甜苦辣应有尽有,可这带给我们七彩梦境的庞然大物究竟是怎样运作的呢?
原来 腾冲 的热气球并不是自由飞翔的,它是由数个工作人员用绳子拉着悬停在空中的。这样虽然视野相对狭窄(热气球在空中还是会旋转一圈,360度景观有保证),但安全系数却提升了不少。
七彩梦境之旅告一段落。现在有了新的小心愿,那就是到更多的地方,跟随更多热气球升空,去寻找更为自由,更为绮丽的梦想。
离开大空山后,步行前往 小空山 。大 小空山 相距较近,步行20分钟左右就到了。
大空山海拔2000米左右,而 小空山 海拔稍低,为1900米左右。
时近中午,游人渐少,环绕 小空山 漫步时,寂静中只听见我们脚步带着清晰的回声在山间作响。后来得知,正是因为行走于山体间,放重脚步会听到“咚咚”回声,所以大 小空山 才命名为“空”。
小空山 植物疏密有致。虽值冬日间,却也还是山花烂漫之时。
果然就如同在空中见到的那样, 小空山 的山体环形很完美,坑底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原始熔岩湖遗迹犹在,并且清晰可见。
围绕山体行走在顶部栈道上,阳光直射,风乍起,周围的林海哗哗作响。其间苍凉迷幻之感尽生。
寂寂且中空的山体,也使得我们逐渐沉静下来,开始重新审视倥偬人生。
【柱状节理】
结束大 小空山 之旅。接下来的行程,依然和火山活动有关。
午后,我们驱车来到 龙川 江畔。这座水闸旁,有着火山地区特有的景象—— 柱状节理 。
即便不懂地质组成地貌结构,任凭谁在这里抬头而望,都会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吧。
无数玄武岩虽横七竖八却排列有序的铺展开来,仿佛被大自然铸进了山体内似的屹立着。
这种 柱状节理 不仅在 腾冲 ,放眼于全国也属罕见。
柱状节理 是火山岩的一种特有景观。当岩浆喷溢而出,待流动静止之时,其表面迅速冷却,其间玄武岩浆矿物质不断结晶析出,方才形成。
一般 柱状节理 的柱体多垂直于熔岩流动面。而此处的 石柱 排列则形态不一,不仅有垂直的、也有横亘着的,还有倾斜向的和呈圆弧形转动向的。究其原因,推测可能此处曾是岩浆溢出口,才造就了如此多姿多彩的节理形状。
抑或是当岩浆流动之时,受当时的地形地貌牵扯或控制,才造就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景象?
如今,斑驳的玄武岩默不作声,一丛野草穿过其表面顽强的生长着。
当年把壮烈的冰火之歌铸进了自身的同时,答案也被凝固其中,等待我们后世之人去了解,去破译。
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当年 龙川 江断裂将岩层错断,又假如没有流水的不断冲刷和洗礼,我们今天定不能见到这一神奇的景象。
每一次大自然的变迁都会带来无尽痛苦,但同时也会铸就非凡奇迹。
它们送星辰,迎日出,永远静默无声的伫立在苍茫大地之上,浩瀚天空之下。独自送走历史,迎接未来,面对着潮起潮落,人来人往。
我们也正行走在望不到尽头的道路上。
能去寻找并发现未知的原始之美,去了解并记录我们眼中所见的世界,也算是人类对自然所赐之回礼。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黑鱼河】
离开 柱状节理 ,沿河逆流而上,就来到了 黑鱼河 。
一路上脚踏火山岩,身旁不时出现未开发的硫化泉。看来 黑鱼河 ,也一定是与火山活动相关的地点了。
果然和猜测的一致, 黑鱼河 本为地下暗河,火山喷发后,岩浆阻塞地下河,迫使水流溢出地表而形成了现在的河流。因为出水口一带经常流出一种黑色小鱼,故名。
黑鱼河 水质清亮,是 腾冲 最大的低温巨泉,河水也是优质的天然矿泉水。
当地居民沿河设立了小摊点,向游客售卖一些诸如烤鸡蛋、松花饼、炸黑鱼等小吃,也有天然矿泉水和河水冰镇饮料等出售。因此如果将 黑鱼河 作为 腾冲 火山景观的最后一个地点,沿河岸随便找家小铺坐下休息,点上一盘小吃,再配上饮料,旁边就是潺潺流水、青青碧草,也是不胜惬意。
一天劳累的行程后,找个能短暂轻松的地方,这里是最佳选择。
此处水草幽幽,流水涓涓,既清澈又缠绵。
据说这里还有美丽的彼岸花。到那盛开之时,一阵风吹过,花朵翩翩起舞、河水阵阵涟漪的景象一定会让人留恋吧?
这排跌水坡度不大,水流却颇为湍急。外有碧草斜阳的烘托,里有郁郁丛林的呼应,如此看来也风格清奇。
我们最终选择在此靠水而坐,树林深处传来的习习凉风让人开始神清气爽。
且看那密林处,竟然还有野生猴群在嬉戏打闹。
这不,刚一坐下,一出好戏开场了。
Duang!Duang!Duang!(主角陆续登场)
这出戏最终以大猴的胜利作为结尾。而我们也差不多该离场返程了。
再看看小径旁各种怒放的小生命。
这是火山岩缝里绽放出的灿烂。
就要离开火山地质公园了,今天又是充实的一天,感觉还意犹未尽。
各位看官,采采的导游可满意否?
【意外遇见高黎贡山的绝美霞光】
当你忙着追逐夕阳的轨迹而乐此不彼的时候,可曾留意过身后正在流逝的美妙光景?
这天,我们又收获意外惊喜——高黎贡山的夕阳辉光印记。
这是太阳落山前的最后一段时间。我们选择不再追逐阳光,而是回眸凝望远方的横断山脉。
那迷人的辉光此刻瞬息万变,横断山则将光线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连山脚下的高楼院落,也沐浴在这一刻柔和的粉紫霞光中。
我们耐心地等着夕阳消失在天际之前的最后一抹光辉,在未到来之前觉得时间漫长。然后,某一瞬间,它到来,转瞬即逝。
夕阳洒落千般意,高山辉映万古情。
韶华易逝,神韵犹存。
导航上提示,这条路是“无名路”,我们就在这个没有名字的十字路口,记录了以上画面。
就像人生的每个十字路口,往往突如其然到来,选择也有很多,但不管最终选择哪条路,只要坚定信心走下去,相信都会有与众不同的风景在前方等候。
当然,有时候,也需要放下所谓惯性思维,当你真正转身的那一瞬间,更美的风景或许就在眼前。
【实用贴士】
1 腾冲 市内各大景点道路皆为火山岩铺就,且很多地方没有打磨平整,女士请勿穿高跟鞋,尽量穿着底子厚实且舒适的鞋子。
2 购买大 小空山 景区门票,也包含 柱状节理 和 黑鱼河 景点的费用。但是门票上并未明示,景区公示也不明显,很容易错过这两个景区,需要注意。且 柱状节理 和 黑鱼河 虽在一条线路上,但距离大 小空山 较远,如果不是自驾,建议提前包车,否则前往该两处景点甚为不便。
3 乘坐热气球的费用不含在景区门票内,需要单独购买,最新价格成人280元/人,儿童200元/人。且景区工作人员会根据当日风力和风向决定热气球什么时候停止升空,有时候一天上午只有几次乘坐机会,要体验的游客请提早入园,决定乘坐就不要犹豫。
4 从大 小空山 前往 柱状节理 黑鱼河 途中,会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有且仅有一个),这个地方有一处空地可以停车,是航拍高黎贡山的好地方。
5 黑鱼河 的猴子都是野生的,喂食请谨慎,以防猴子伤人。
★★★★★重要提示:冬季早晨要前往大 小空山 坑底需特别谨慎,因为景区并无正路可走,都是下路,且此时冰霜未化,脚下湿滑,如无十足把握,最好不要贸然去试。
每一张照片,每一个文字,采采卷耳都坚持走心原创!
尊重知识产权,谢绝任何形式搬运!转载请联系采采卷耳授权!
喜欢的亲们请订阅关注分享哦,和采采卷耳一起踏遍繁花似锦!

初探瑞丽 - 边陲之城 南国风情

一寨两国 是 瑞丽 市的网红打卡景点。提起这里来,恐怕不知道的人极少。
“ 中方 一侧称为'银井', 缅甸 一侧称为'芒秀' ”
“一井两国”; “一树两国” “一桥两国”……
等等,停!一!下!。今天我们暂且不去打卡,先把肚子填饱再说。
寨子里的食物,冠名都是“傣族风味”,我们问了店家,很多食物也可以说就是 缅甸 风味。
就和寨子里的人们常常互相往来沟通一样,饮食习惯也是基本相同的。
↑ 炒饵块:第一次看到配两种酱料的。一种红辣椒酱,一种甜炼乳酱,我们这群喜欢吃辣的 重庆 人第一次爱上甜酱啊,是不是因为饵块更适合甜酱的包裹口感更佳呢?总之,强烈推荐甜酱饵块:)
泡鲁达:比起整杯的西米、紫米等等,我更喜欢那几片金黄的奶油烤面包与入口爽滑的椰丝。
↑ 以上两种都是 缅甸 风味的食品。
↑ 牛油果在这里随处可见,用果实打成的饮料虽然风味独特,但滋味美妙无穷,强推!

尝遍 缅甸 风味小吃后,一踏出店门,就看到成片的果树在蓝天骄阳下绽放着绿意,不,不光是绿意,也绽放着南国风情。
这便是火龙果树。
正在建设的建筑,已呈现出小乘佛教庙宇的轮廓。以塔为中心, 塔下 即庙堂殿宇。
建成的庙宇,金碧辉煌,在湛蓝天空下熠熠生辉,在凤凰树环绕中光彩照人。
据介绍,这座塔是 缅甸 仰光 大 金塔 的微缩版。
但在我心目中,这就是中缅街大 金塔 ,塔佑两国。
塔顶的金铃发出清脆的响声,细细的,却穿透清风,直达天地之间。
塔顶、廊檐上的金铃响声不绝于耳,这声音串起了寨子中的树木残荷与每一个建筑。
跟随着铃声,我来到仿 缅甸 朝圣地“金岩石”的 螺丝佛塔前,下午的光线将飞来石前的金箔照亮,仿佛照亮了历史长河的瞬间,我看到佛祖将自己的头发放于飞来石之上。接下来的几百年,人们为了保护佛祖之发和飞来石,自发为其贴上金箔,上方又建起 金塔 。时间照亮了灿烂文明,文明也点亮了岁月长河。
行走在路上,地面时不时有一些这样的格子,格子里装满了文字,教你快速学几句 缅甸 常用语。
下图意思是说这里的东西都可以议价吗?
寨子以一些沟渠、树篱作为天然国界,并没有高墙铁网之阻。虽说“银井”这边的游客并不能到芒秀”那边去(穿越国境罚款500元),但用手能触摸国境线外的树木,通过双眼也能轻而易举看到对面人们的房屋、他们的生活等等。
比较有意思的是, 瑞丽 这边游人如织、好不热闹;而 缅甸 那边却十分安静,只有偶尔经过的三两行人、或开过的一辆卡车,为我们勾勒着有关“芒秀”的映象。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网红打卡地NO1:“一荡两国”。只要秋千荡过后方的树篱,就能到达 缅甸 国境内了。
看上去确实很近,国境线就是秋千后方的灌木丛,但实际上是很不容易荡过去的呢
和我们同时间坐上秋千的游客都没有 成功 “荡”越国境,当然也包括我和小葵啦
不过,也许你就是下一个“闯关 成功 ”的人哦,赶快来试试吧:)
这里是网红打卡点NO2 “一桥跨两国”。
其实并没有真正跨越国界,不过据说这座桥是中缅民众共同修建的, 友谊 之桥梁也能超越国界,连接起彼此的心。
据说桥面上镶嵌的玉石都是真的,我们也不知 道真 假。不过,确实能看到有好些石头已经不翼而飞了。
这里是“一邮箱跨两国”。
不知道是否在发挥其作为邮箱的作用,不过,邮筒的设计突出民族特色,与蓝天的配合也相得益彰。
这是“一树两国”。是 缅甸 朋友捐献给“银井”这边的礼物——树化玉。
树化玉是玉化的硅化木。它虽然属于硅化木,又因其晶莹剔透的外表而区别于普通硅化木。在漫长的地史过程中,原始森林被博大的自然力量埋葬于地下,经过复杂的化学作用,才形成了这样的珍品。
蛋白质玉髓构成了玉石般的树木,这光洁的外表、斑斓的色彩,就好比两国人民的 友谊 深厚,根植于心。
银井寨 内每天还有数场歌舞表演,名为“一歌舞两国”。表演半小时左右,其间有傣族舞蹈、景颇族舞蹈以及 缅甸 摆手舞。
其实最吸引人的还是摆手舞吧,因为都是 缅甸 籍演员演出,而摆手舞的形式也比较独特,头上顶着罐子,双手的动作来回就那么几个。而且 缅甸 演员们都涂上了自制防晒霜,这妆容也并不常见。
演出费用包含在门票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观。
寨子里傣族、 缅甸 形式的建筑比较多。
还有各种植物, 比如 缅甸 国花龙船花、凤凰木、鸡蛋花等等。这些植物也与佛教的“五树六花”相关。
出寨子后,旁边有很多商铺正在出售各种小工艺品,琳琅满目,价格也算合理。
不过相比起小工艺品,我更喜欢这些商铺楼房的形式,颇具民族特色。
可以看出普通楼房的式样和庙宇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顶部都有类似塔楼的设计。
这些建筑和蓝天白云的搭配总是那么融洽,塔楼直攀天穹,天穹也回应于塔楼。在南方,看着眼前的风景,总是给我源于自然、筑于自然、融于自然之感。
每一张照片,每一个文字,采采卷耳都坚持走心原创!
尊重知识产权,谢绝任何形式搬运!转载请联系采采卷耳授权!
喜欢的亲们请订阅关注分享哦,和采采卷耳一起踏遍繁花似锦!
【姐告口岸】
离开 一寨两国 之后,我们驱车来到瑞丽市姐告国门。
姐告 是我国瑞丽江对岸唯一的一块“飞地”。
踏出车门,望向前方,那仿佛要冲入云霄寻觅湛蓝天空的金色层叠塔楼同样颇具特色。
将焦距拉长,看看远处的 缅甸 国门。耀眼的金色屋檐下面是淡粉色的建筑。
淡淡的粉色让人心情放松。
再回望国门处的边民以及游客,都井然有序地出入着。
围栏前基本都是在国门前拍照留恋的游客,处处 平和 ,全然不见其他游记所描述的紧张氛围。
天涯地角处也没有抱大腿要钱的小孩子,但还是有武警战士在附近巡逻。
这里是320国道的终点,从 上海 出发,到这里为止,全程三千六百多公里。
天涯地角碑 的那一头,国境线外,也不管地上有多脏,孩子们自顾自开心地玩耍着。
密实的铁丝网,隔开了连续的土地。
这里随时上演着“这么近,那么远”的画面。
站在国境线前,看着孩子们正在做的游戏,感觉那么近;但他们欢笑打闹的声音,听不懂的语言在这小小的方寸里回荡,却又感觉那么远。
大胆走入附近的小巷一看,大部分商铺都写着 缅甸 文。多是贩卖翡翠、玉器以及手工艺品的商铺,商人们有的在叫卖、有的在运货,还有的聚集在一起打牌娱乐。
平凡的一天,平凡的日常。
边贸城市的特征,在姐告这块飞地的大街小巷中随处体现着。
【瑞丽江】
去姐告,必然经过姐告大桥,而姐告大桥下面,就是 瑞丽 江。
曾听闻每逢日落之际,夕阳的辉光使江边比人还高的芦苇呈现出温柔的一面,微风轻抚,苇草四处摇曳,朦胧迷离之间,依稀得见一位佳人伫立着,她在聆听风声、涛声交织的旋律。她在等待星河的降临,等待眼前的江水与星涛汇聚成一处时的感动......
但这样的场景还是仅存于我的想象之中。
我所见之实景,是冬日的芦苇褪去绿意,一抹抹枯黄与浑浊的江水融合。
从航拍的视角,确实可以看到姐告大桥(下图红圈附近)下有一片芦苇地,并且两边都有。并不是像网传的 瑞丽 江一边是芦苇,一边是沙地。
但两边的芦苇都在杂林陡坡前散落着,加之天色转阴,我们流连了好几次,也并未寻觅到江与芦苇的美丽。
不知是否风雨欲来的原因,这天的 瑞丽 江看上去异常浑浊。

江边有不少 缅甸 人在洗澡、洗衣;而河边的空地上也散乱着一些私人耕地、或者杂物垃圾。

这不是我心中的 瑞丽 江,但这也许就是真实的 瑞丽 江。
反观江对岸的 瑞丽 城,楼宇整齐排列,城市已具有一定规模。
楼房鲜艳的橙色与江水浑浊的黄色形成视觉上的反差,也带来心灵上的反思。
江之景虽让人遗憾,但两岸随处可见的牛油果却兀自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种茂密葳蕤对比别处的旖旎风光,也丝毫不逊色。
那时我终于明白了, 瑞丽 在我心中已不单单是一座普通的边贸小城,她有秘密的美,也有美中不足;
她不再是别人眼中、笔下的 瑞丽 。
就像这些随处可见,繁茂的牛油果实一样,成为我心中一座立体的、有自己棱角的城市。
机缘巧合,当晚我们就宿在姐告的一家主题酒店,环境服务都不错,一夜平静无话。
这里说说晚餐,姐告不大,餐馆不多,而且很多都是 缅甸 人开的,看上去都是做本国人生意。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国人开的餐厅。
点了一份当地特色过手米线,发现其实和在 保山 尝到的撒撇差不多,味道不错,香辣俱全,菜品丰富,推荐一试。
忘了说,餐馆的服务员都是 缅甸 过来的年轻姑娘。老板告诉我们,在这边做生意的国人都会聘 缅甸 服务生,原因只有一个:人力成本低。
其中有一个小姑娘,大概刚来不久,不会说中文。她特别喜欢小葵,送菜时都会默默望着她微笑,我猜她很想摸摸小葵,但是苦于语言不通,也很害羞,最终只选择站在一个角落,偷偷打量着。
要是我有拍立得,就让姑娘抱着小葵合影一张,然后把照片送给她留作纪念。
可惜我没有。
下次出发,一定记得带上!

【独树成林】
独树成林景区位于 瑞丽 市芒令村,就在320国道旁。交通可谓非常方便。
说这里袖珍是真,说这里博大也是真。
袖珍是相对景区占地面积来说,而博大是相对于老榕树胸 怀来 说。
如果你低头,脚步匆匆,短短数十分钟则能走完这里的道路;
如果你抬头,停下脚步,看榕树的宽广胸怀延伸向四面八方;
这样博大的胸襟也一定能让你仰慕,给你触动。
纵然这天大雨倾盆,老榕树伸出宽大厚实的手掌为行人挡住雨水;
他就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为来到这里的游子遮风避雨。
如果靠着他挺拔的身躯,也能平静安然地入睡吧。
德宏 州的雨林深山里,想必有着很多比这里更大的榕树。
但要说树根之奇特、树形之完美,相对我们后来去的莫里自然雨林景区,还属独树成林的榕树最好。
所以依然还是推荐前往。
除了榕树,一池碧水上也能寻觅到佛与莲花的踪影;
大雨里,朱缨花冲破片片绿意,骄傲的绽放着,也给这里增添点点生机。
畹町桥】
二战时,日军封锁了 中国 所有的出 海口 ,滇缅公路成了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援助 中国 战略物资的唯一陆上 通道 ,畹町就成了中美英三国盟军的大本营,物资的集散地,每天无数军车从这里将物资运往内地,几十万 中国 远征军从这里出入国境,畹町才开始发展起来。
畹町桥 不仅在抗日战争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还是中缅两国边境界桥。 瑞丽 畹町镇和 缅甸 九谷镇中间那仅20米宽的界河,还记着那段峥嵘岁月。
如今它静静流淌着,又续写了两国人民的 友谊 。
在320国道尽头,色彩鲜艳的畹町口岸伫立一旁。
无论是在 畹町桥 上走一走,还是停下来阅读桥碑旁边书写的历史。到 瑞丽 ,都应该来 畹町桥 看看。
不忘历史,努力今朝,昂首未来。
每一张照片,每一个文字,采采卷耳都坚持走心原创!
尊重知识产权,谢绝任何形式搬运!转载请联系采采卷耳授权!
喜欢的亲们请订阅关注分享哦,和采采卷耳一起踏遍繁花似锦!

大理诺邓 - 风过芦苇 岁月无声

题记
一路颠簸,快到 诺邓 之前,天已漆黑,但前方的道路却更加难行。
以至于我们是怎么到达大山深处的终点,怎么在客栈管家的带领下爬 上高 高的台阶来到村子的中心,记忆都模糊了。
唯一清晰的,便是冬夜里淳朴的 诺邓 人为我们升起的那盆温暖的火、和那碗热气腾腾且搁了木耳的鸡蛋面。
到 诺邓 时已接近行程的尾声。回望天空中的月亮,从亏到盈,从圆到缺,时间在不停流逝,身边的景色在不停变换,而唯一不变的,就是无论何处都有温暖的人心。
无疑,有阳光的 诺邓 清晨是很美的。大山赋予晨曦的层次感,更增添了恬静与空灵。
依山而建的 诺邓 古村,袅袅炊烟升起。房屋、鲜 花都 一同沐浴在阳光之中。
梳洗出门后,客栈已在观景台处为我们备好了早餐。
昨夜仿佛住客寥寥,今早 天台 上就我们一家。
我们的客栈在村子的高处,虽然带着行李攀爬比较累,但一早起来,登上观景台,在鲜花的簇拥中,看日出深山、看炊烟升起、看宁静的村落偶尔经过的骡马和行人,却也十分惬意。
在宁静的古朴村落中度过一个悠然的早晨,是事前不曾预料的小小美好不期而至。
我对于这些砖瓦上的小树特别有好感。
晨光下泛着淡淡暖意的它们,和周围的砖瓦一起度过了漫长而宁静的岁月。
在鲜花之后,它们愈发显得素雅、质朴,这就代表了 诺邓 本来的样子吧。
风过芦苇,岁月在这里,好似无声。
我们的客栈本身就是 大理 州的一个文物。几百年前是贡爷的宅院。
“一颗印”是指古宅本身的建筑样式。四合院类型,中央的院落呈小小的正方形,看上去像一颗印章,故名。
而在 诺邓 ,你还能时常听到诸如“四滴水”、“五滴水”的说法。都是代表房屋建筑格局。
这些称谓都是当地白族民宅的传统名称。
“四滴水”指的是屋檐共有四层,就像下图这样。
而相应地,“五滴水”当然就是指有五层屋檐。
不过, 诺邓 村现存"四滴水"民宅虽较多,但“一颗印”、“五滴水”就较少了。特别是“五滴水”,仅存一家,就是下图中的建筑,现在也成为了客栈。
跑题了,回到我们的客栈。
院子里挂着客栈老板的肖像画、各种旧照片以及老板的笔墨字迹。
虽然我们去时他正巧不在,但看得出来,这是一位热爱生活、有自己想法的可爱人士。
客栈关于布置的一些小细节,也颇有意思。
可能这就是所谓岁月静好的片段。一簇花、一树果实;一幅字、一张小画。
我们房间唯一的小小格窗,洒落的阳光透露着古宅的采光哲学——幽然、静谧。
踏出客栈的门槛,正式开启 诺邓 村行程。没有目的地,只是想在村子里多走走,多看看。
越过层层屋檐,看到山中红叶在阳光与薄雾中显得愈发出尘。
诺邓 仿佛还停留在秋季。
也许, 诺邓 本来就独立于尘世之外。
我们来到村子对面的观景台,放飞无人机,第一次看到在崇山峻岭之间的 诺邓 。
除了这个村庄,四周都是连绵不绝的大山。
隐匿于尘世之外,独存于高山之间。
下图右下角是村子的制高点— 玉皇阁 与 新建 的 诺邓 小学。
这座山周围都是村民们开垦的荒地,种植了诸如核桃树之类的果树。
离开观景台,返回村子途中,看见一户白族人家正在举办婚礼。
他们从早上便开始在村子下方不大的坝子里架起灶台炒菜蒸饭,前来参加喜宴的宾客随时可以入席,这点确实和我们平常看到的婚礼不同。
只见坝子上热闹非凡,几乎整个村子的人都来参加喜宴,甚至很多已在县城或外地安家的居民也回到了这里。
诺邓 的一天,就在这丰富的色彩与人们的笑语中开始了。
我们继续向村子上方前行,来到了一户名为“黄遐昌家庭博物馆”的民居前。
这幢“四滴水”民居,看上去只是 诺邓 普通民居的其中一间,但它却为我们的 诺邓 之旅打开了一扇意义非凡的大门。
就是在这里,我们认识了热情善良的黄老爷爷。
他从小生活在 诺邓 ,祖上曾是 诺邓 仅有的两位文状元之一、就职于提举司衙门。而他的爷爷黄遐昌也是白族民间纸扎艺人。老爷爷怀着对家乡、对家庭的热爱建立起了这座家庭博物馆,日复一日对往来游客讲述着他的家乡以及家庭的历史与文化故事,仅收取微薄入馆费,并告诉游客如果觉得他讲得不好,可以不用付钱。
这天的常规讲解之后,黄老爷爷看某狗先生与我对 诺邓 有超出常人的喜爱,便主动提出为我们继续讲解 诺邓 历史。
爷爷的描述绘声绘色,中间穿插着他的成长经历,把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过去的 诺邓 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这一个小时里,我们仿佛也跟着他来到了过去,看到了 诺邓 的从前。
黄家本为汉族人士,祖上因被朝廷认命管理 诺邓 盐局,才来到这里,后娶了一位白族姑娘,从此在这里定居。
据黄老爷爷说, 诺邓 现今的白族大都是汉族改族。 诺邓 的兴衰历史,在很大程度上,都依附于“盐”。
也许当初如果不是因为发现了 盐井 的存在,就没有现在的 诺邓 ,也没有现在的黄宅,黄老爷爷为我们讲故事这一幕也不会存在。
几代人每天打开这扇窗户,望向家园、望向深山、望向苍穹、望向历史、今朝与未来;
几代人每天在书桌前寒窗苦读、笔耕不辍,才造就了现在的 诺邓 ;
几代人用过的茶壶,沉浸了岁月的清澈。
黄爷爷的家庭博物馆,藏品也颇为丰富。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黄遐昌老人的画作(左上图),以及平时锁着,有参观者前来才打开的青花瓷瓶(右图);
和一些包含法郎的小钱币、小字据;
还有堂屋正中顶上编织的不易被察觉的“福”字;
嗯,对了,还有黄爷爷的奶奶当年的嫁妆(左下图),据黄爷爷说,里面的物品都完好无损,是他多年来精心照看的藏品。
我们从黄爷爷热情洋溢的字里行间中看出,他深爱自己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深爱着自己的家庭。
在这个庭院里,在庭院大门外的 诺邓 村。发生过很多生动的故事。
黄爷爷放弃了诸如开设民宿、售卖火腿等能相对轻松获利的事情,选择了开设家庭博物馆,他为人们串联起 诺邓 的历史与现在;为了让白族民间文化艺术被尽可能多的人知晓 贡献着个人力量,看似微薄,实则令人钦佩。
通过他的讲述, 诺邓 的一切风景于我们,才开始有了不同的意义。
我这里还有他为我们讲述时的录音片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听。
希望有一天更多的人走进深山的这个村落,去聆听只属于这里的历史,去感受只属于这里的现在。
离开博物馆已过正午,迟来的午饭中当然有 诺邓 火腿。
表面粗糙不平,内里却含着美味的 诺邓 火腿已闻名全国。
但实际上 诺邓 村做火腿的仅寥寥数家,村民们告诉我们,做火腿虽然利润颇为丰厚,但流程过长,风险也比较大,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尝试。
端上桌的火腿作为村里的一道普通家常菜,滋味咸香可口,确实与别处的火腿不尽相同。
除了火腿,来到 诺邓 不可避免会了解当地的盐文化。
可以说 诺邓 的命运就是与盐的交织,村中如今还存有一户煮盐的人家。
听了黄老爷爷的讲述,才知道过去的 诺邓 人为了生活得更好都会想法子贩卖私盐。为了与外界做生意,他们翻山越岭踏出的盐马古道至今还存在于村子对面观景台背后(我们放无人机的地方)。
所以看到 盐井 时,才会觉得颇有感触。
可以看到通往井深处有两处 通道 ,这是因为 诺邓 盐井 构造复杂。
村里共有两口井,左边大的较浅,是 淡水 井;而右边小的较深,是盐水井。
午饭后,继续一路上行,来到村子高点 ——棂星门。
此时山间风乍起,飞沙走石,仰望古老的棂星门,确有欲与天比高之感。
棂星门也是珍贵文物,近年来修缮过几次。顶部的“ 腾蛟 ”姿态生动,我很是喜欢。
过了棂星门,就到了文庙(孔庙)和武庙(关庙)。听黄老爷爷说过后才知道,其中文庙院墙上开的小窗,是因为 诺邓 当时出了文状元,朝廷才允许的。反之如果未出文状元,是不能擅自在庙宇的墙面上开窗的。
而因为 诺邓 未出武状元,所以武庙的院墙上就没有小窗。
当年黄爷爷的祖上就是文状元,因此这扇小窗就是为他而开。
诺邓 村今年还举办了孔子诞辰释典。
另一边的武庙也是香火旺盛。
如今文庙与武庙的正殿都经过重新修缮。
但偏殿的十二金刚等形象,就仅存于黄爷爷给我们讲的故事之中了。
我通过紧闭的殿门往里面一看,确实已空空如也。
穿过武庙,就来到了 诺邓 村至高点 玉皇阁 。
这里也是 诺邓 村最为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 云南 地区少见的三层阁楼式道教建筑。
下图是 玉皇阁 顶上保存较完好的藻井绘画“二十八星宿图”,被称为“ 诺邓 一绝” 确然名副其实。
据黄爷爷告诉我们,以前 玉皇阁 外院中还有四条石龙。他说,石龙雕刻精致、形态逼真,以至于小时候的他对 玉皇阁 这个地方心存敬畏。
可惜石龙也只存在于爷爷的故事和我们的想象中了。
岁月无情,整个 玉皇阁 如今仅存的就是这幅珍品“二十八星宿图”了。
玉皇阁 外,只有精致石刻、斑驳木棂还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玉皇阁 外,只有精致石刻、斑驳木棂还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出 玉皇阁 往左拐,就到了 诺邓 小学。这里是新修的学校,位于山顶,孩子们每天都需要爬山来上学。
此刻的学校也正被红叶围绕,貌似有一个年级的孩子正在校舍周围写生,不知他们眼中,描绘出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从 诺邓 小学返回主路后的村庄,在我们的随心闲逛中 化为一个个色彩丰富的片段存于脑海
这是层林尽染、天地辽阔的 诺邓 ;
这是需要赶着骡马上山下山运送货物的 诺邓 ;
这是经历过漫长历史的 诺邓 ;
这是有着古朴乡村气息、却又一步一步走向未来的 诺邓 ;
这是未经修饰的 诺邓 ;
这是拥有狭窄陡坡巷道的 诺邓 ;
这是拥有各种意想不到小物的 诺邓 ;
这是萌萌哒的 诺邓 ;
这是在阳光下傲然生活的 诺邓 …… 所有这些片段 组成了我们心目中的 诺邓 。
我们看到了蓝天与屋檐下灿烂的红灯笼;
我们遇见了目光一直追随我们不放的骡马;
我们参观了龙王庙,却问遍当地人也不知道龙王左右的两位人物究竟是什么身份;
我们在夕阳中邂逅了一片芦苇林最美的时刻;
我们在客栈观景台上迎来了宁静的傍晚;
我们在阵阵晚风中送走 诺邓 村一天中最柔美的身影。
我们用相机定义下一幕幕风景,紧锁住一段段时光——
那斜阳中几道山脊间缥缈的轻烟朦胧了视线;
那夕照下一条崭新道路蜿蜒向未知的远方;
直到夜晚代替了白昼,望着天空星辰的绚烂与村中灯火的璀璨,我方才明白——
诺邓 的明天、后天、每一天,都会迎接同样的灿烂,如果加上一个期限,也许就是永恒。
不,眼前的这一刻,已是永恒!
离 诺邓 村不远处的 云龙 县城,有一副天然太极图吸引我们前往。 诺邓 河蜿蜒前行,避开周围的险峰奇壑,形成了一个天然的“S”形大弯。于是造就了自然界的宏伟奇观。
观景台位于一座高山上,风很大,极目远眺,只见层峦叠嶂之间的太极仿佛嵌在了光影中一般静静地存在。
宏大之感远超相机所能表现的范围,于是我们决定用无人机到太极图案的正上方一观。
将无人机升至极限高度500米后,才勉强能够一窥太极图案的全貌,足见自然界奇观的规模之大。
只见其上峰丛突起、房屋与田野交织出天然的画卷,河水流淌出美妙的乐章,自然向我们展现着天地之精华。
此刻太极图案已是色彩缤纷,而一旁的 云龙 县城还笼罩在晨雾之中,尚未苏醒。
在晨光中,我们对 云龙 县和 诺邓 村道了一声不舍的“再见”,并默默送上对县城和村庄的祝福。
离开前发现观景台上的十二生肖浮雕在阳光照射下显得颇为精致,就像 诺邓 予我们的一些小小美丽,一不留神就会在眼前错过、一不小心就会在光阴中消逝。
每一张照片,每一个文字,采采卷耳都坚持走心原创!
尊重知识产权,谢绝任何形式搬运!转载请联系采采卷耳授权!
喜欢的亲们请订阅关注分享哦,和采采卷耳一起踏遍繁花似锦!

后记

在返程的车上,一家人都意犹未尽,那绝世的风光,边境的真实,小村的宁静都还在脑海萦绕,感觉还在天与水之间纵情。尽管时间有限,但是每一次旅程都是全家的珍贵记忆。期待下一次在那彩云之南,再一次织梦如斯。

采采卷耳

本游记著作权归@旅行家采采卷耳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